2025年10月19日下午,武汉形式语言学读书会第二次活动在华中科技大学东五楼32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秉承“夯实基础、探索前沿、协作创新”的宗旨,着力于形式语言学经典文献的文本精读与拓展研讨,我院副教授徐贝贝、武汉大学副教授赵琛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刘星和教师徐毅发以及三校的十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交流。

在第一部分,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王昊、李景珊两位同学围绕Verbs and Times(Vendler 1957)系统汇报了动词分类与时体范畴的经典理论。徐贝贝指出,汉语是否存在“时”“体”范畴在学界尚无定论,引入西方理论须注意与汉语事实相结合,构建本土化语言学话语体系;赵琛补充介绍了该文的后续发展与“内在体”的相关研究;刘星则结合家乡方言中“去哩”的用法,增强了理论的实证联系。徐毅发鼓励同学们通过具体例句检验理论,推动理论在汉语中的微观应用。

第二部分由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甘丹彤、李娟鸿两位同学汇报The Tense of Verbs(Reichenbach 1947),重点阐释“参照点”概念的引入及其在时态分析中的价值。徐贝贝评析了该理论的自洽性与创新点,强调要“文章之外看文章”,注重理论的发展趋势与本土化转换;徐毅发建议可从副词角度切入,探索文章所述理论在汉语中的适用路径。

第三部分为个人研究分享。王昊汇报了基于多声性视角的“你看”分析,引发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徐贝贝指出,语言学研究要立足语言事实,在描写充分的基础上追求解释充分。刘星总结认为,在理论研究中体会探索真理的美感,将成为科研事业的重要推动力。
本次活动通过经典文献与前沿案例的碰撞进一步强化了跨校协作的学术生态。读书会未来将继续围绕形式语言学经典理论与热点话题开展月度研讨,为武汉地区语言学研究的创新与人才的培育持续注入活力。